土工格室公路工程应用技术指南
土工格室公路工程应用技术指南
土工格室是一种具有立体网状结构的新型土工合成材料。采用该种材料的组成的柔性结构体系具有整体强度高、刚度大、抗腐蚀、耐老化等优良的特性。与其它土工材料构成的结构层相比回弹模量和变形模量可提高一倍以上,地基承载能力大于180kPa,与现有的加固方法相比,工程总造价可降低10~15%。并可以实现公路沿线的生态恢复功能,达到绿化、美化环境的目的。2001年至2004年课题组通过对土工格室柔性结构层系统的力学性状试验、室内模型试验、数值优化及实体工程的现场测试分析等,对其力学与工程应用性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结论。2005年12月该课题被验收鉴定为国际水平,2007年被中国公路学会评为交通公路科技进步叁等奖。
为了深化研究并推广应用该成果,为相应规范(或规程)修订和增补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我们编写出了这本《土工格室公路工程应用技术指南》手册,旨在方便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质检单位等工程各参建单位参考运用,我们相信随着项目的进一步推广,将会取得更加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土工格室-碎石桩双向增强复合地基研究进展
介绍了土工格室-碎石桩双向增强复合地基这一新型地基处理方法的处治技术及其特点,在分别对碎石桩复合地基和土工格室加筋体工作机理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土工格室-碎石桩双向增强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简要总结了土工格室-碎石桩双向增强复合地基试验研究、数值分析及双向增强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理论的研究现状。后讨论了土工格室-碎石桩双向增强复合地基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穿越软弱地基的工程逐步增多,地基处理已成为影响高速公路建设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复合地基因其具有桩土共同承担荷载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按目前的概念,复合地基可分为水平增强体型和竖直向增强体型2种基本形式,一般称之为“单一型复合地基”。对于“单一型复合地基”,目前已有大量的研究工作,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计算理论。但由于实际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多变性,加上控制地基沉降、保持地基稳定、加快工期、节约投资等因素的制约,传统单一型复合地基往往不能满足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双向增强体型复合地基应运而生,它是“水平向增强体与竖直向增强体”联合的复合地基形式,可博采上述2种单一形式之长,取得更佳的技术经济效果。
目前,有关“水平向增强体与竖直向增强体”联合型复合地基的名称或提法较多,土工格室河道治理方案,如以黏结材料桩为竖向增强体的组合型复合地基在路基工程中常称为“桩承式水平加筋路堤”或“桩承式路堤”;也有根据复合地基组成命名的,如“桩2网复合地基”、“土工格室2碎石桩复合地基”、“粉喷桩2土工格栅复合地基”等。
本文中将“水平向增强体与竖直向增强体”联合型复合地基统称为“双向增强复合地基”,其中竖向增强体主要是桩体,可以是刚性桩、柔性桩等黏结材料桩,也可以是碎石桩等散体材料桩;水平向增强体的加筋材料可以是钢带、钢条、钢筋混凝土带、土工合成材料等。其中土工合成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岩土工程材料,包括土工织物、土工格栅、土工膜、土工布、土工格室等。加筋材料的铺设可单向,也可双向;按需要可铺设1层,也可与填土间隔多层铺设。
综上所述,双向增强复合地基的组合形式较多。目前关于“二维土工合成材料(如土工格栅等)与黏结性材料桩(如混凝土桩等)”组成的双向增强复合地基的研究相对较多,但关于“土工格室(三维土工合成材料)2碎石桩(散体材料桩)”组成的双向增强复合地基的文献报道尚不多见。为进一步推广土工格室2碎石桩双向增强复合地基技术在软基处治中的应用,本文中拟对其处治技术、加固机理、试验研究及计算理论等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