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因焊接与铆接工艺的差异,带来的施工方式与施工质量的差异。
普通格室是焊接工艺,在每个格室的节点上缺乏必要的刚性支撑点,施工是人工填筑方式,
无法应用在大面积机械化施工的工程中。这也是普通格室引进国内后,一直没有大面积推广的根本原因之一。
高强格室是铆接工艺,在铆接件上采用的是塑料包裹的金属件,刚性支撑效果完全可以满足机械化施工的必备条件。
布设及挂网的首要步骤是什么?
1、 软基、坝式路基布设
A 将格室张拉,使格室处于张力状态,不允许有松弛感。
B 在铺设土工格室的始端,按土工格室的铆距尺寸(400、500mm两种)用铁锤将准备好的竹、木楔打入路基(一般起始点每件10个),蜂巢格室河床治理,竹、木楔露出部分不高于格室高度。
C 将土工格室按格挂在竹、木楔上。
D 铺设土工格室的宽度按设计要求进行。
E 土工格室之间的连接:在土工格室未张拉开之前,蜂巢格室稳固公路路基,用格室连接件将格室连接。
F 将连接好的土工格室统一张拉到规定的尺寸,并用竹、木楔或人工固定,准备填土。
G 将张拉好的土工格室沿张拉方向从格室的始端进行填土,并填至剩三层土工格室为宜,连接其它土工格室再次填土,依次重复至需铺设的格室的长度为止。
H 注意:每次张拉,土工格室纵向方向多连接三张,否则会给张拉及正确的布置带来困难。
土工格室具有的抗滑稳定性
土工格室由焊接部位的铆钉固定于坡面。实践经验表明:若铆钉数量偏少,提供抗滑阻力的铆钉受力增大,传递到格室连接部位的局部应力增大,可观察到该处出现明显的塑性变形。当某个连接部位的局部应力超过其焊接点的剥离强度时,局部应力的重新分布使相邻焊接点相继破坏,导致周围格室逐一散开,整个格室土系统呈渐进性破坏特征,从而丧失对土壤的包裹作用,在水流作用下发生边坡局部冲蚀。
因此,格室破坏主要受焊点的剥离强度控制。此外,格室沿边坡下滑导致坡底种植土发生整体剪切破坏,将致使坡底首排格室底部上抬,从而使经过排水孔渗入的水流从底部掏空格室。当首排格室掏空后,第二排开始上抬。如此类推,终使格室完全失效。因此,蜂巢格室,坡底处的首排格室必须有铆钉固定,底端种植土需满足承载力的需求。 格室稳定的抗滑安全系数通过增加铆钉数量(减小铆钉间距)得到提高。此外,在格室底部与坡面之间铺设一道双向土工格栅也可增强格室的抗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