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格室-碎石桩双向增强复合地基大比例室内模型试验简介
为分析不同地基对其加固后的路基竖向承载力和竖向变形的影响,设计并完成了单纯软基、土工格室加筋地基、碎石桩复合地基和土工格室-碎石桩复合地基4组大比例室内模型试验,分析了经格室加筋垫层、碎石桩和土工格室-碎石桩加固后的路基竖向承载力和竖向变形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土工格室-碎石桩双向增强复合地基处治后的路基承载力大于单一碎石桩复合地基和单一土工格室加筋地基;土工格室加筋垫层具有良好的筏板和应力均化作用,从而使碎石桩桩顶沉降量明显减小,加筋垫层对路堤荷载下桩端沉降的影响不大;路堤荷载下,碎石桩桩顶沉降量小于同平面桩间土沉降量,大于桩端沉降量,以致路堤荷载下复合地基中桩间土先于桩体发生破坏。
随着对复合地基理论认识的提高以及实践经验的积累,多种形式组合的复合地基技术已在软基处治中日益发展。由竖向增强体(桩体)和水平向增强体(土工加筋体)联合而成的双向增强复合地基,因其博采竖向桩体复合地基和水平向加筋体复合地基之长,可大幅度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量,达到技术经济效益,从而被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等软基处治工程。试验研究可直接揭示研究对象的某些特性,为理论分析提供良好的基础。室内模型试验具有投资相对较少、时间灵活、影响因素易控制等优点,成为揭示研究对象工作机理,探讨发展规律等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土工格室型号,关于二维土工合成材料(如土工格栅等)与粘结材料桩(如混凝土桩等)组成的双向增强复合地基的试验研究相对较多,但有关土工格室(三维土工合成材料)与碎石桩(散体材料桩)组成的双向增强复合地基试验研究鲜有文献报道。陈艳平等曾对土工格室碎石垫层-碎石桩双向增强复合地基进行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但该试验是按近1∶10的比例模拟现场研究对象,存在模型缩尺效应等问题。
植草护坡土的工格室选用
土工格室植草护坡是指在展开并固定在坡面上的土工格室内填充种植土,然后在其上挂三维植被网,土工格室批发,均匀撒(喷)播草种进行绿化的一种护坡技术。利用土工格室为草坪植物生长提供稳定、良好的生存环境。该方法能使不毛之地的边坡充分绿化,带孔的格室还能增加坡面的排水性能,且施工方便,可调节性较好。
钢筋混凝土框架植草护坡是指在边坡上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在框架内固定土工格室,并在格室内填土,挂三维网喷播植草绿化从而可在较陡的挖方边坡上培土约20cm厚,以达到护坡绿化的目的。它同浆砌片石骨架植草护坡类似,区别在于钢筋混凝土对边坡的加固作用更强。
一般而言,该方法可适用于各类边坡,但由于造价高,土工格室,仅在那些浅层稳定性差且难以绿化的高陡岩坡和贫瘠土坡中采用。该方法利用锚杆框架梁来加固不稳定的边坡坡面,采用土工格室来确保客土的稳定及与母岩的牢固结合,因此适用于高陡边坡。
土工格室的选用 目前土工格室可分为塑料土工格室和增强土工格室两种类型,其中塑料土工格室由长条形的塑料片材,通过超声波焊接等方法连接而成,土工格室施工图片,展开后是蜂窝状的立体网格。而增强土工格室是在塑料片材中加入低伸长率的钢丝、玻璃纤维、碳纤维等筋材所组成的复合片材,通过插件或扣件等形式连接而成,展开后是蜂窝状的立体网格。两者均适用于边坡绿化,但对于塑料土工格室还应满足一定的抗老化性能。
土工格室加筋处治是管制拓宽路堤不平均沉降的罕用技术措施。针对实例,辨别对单层土工格栅和土工格室铺设于路堤不同层位处治状况、多层土工格栅和土工格室采纳不同层数、不同层位处治状况进行比拟剖析,钻研土工格栅和土工格室加筋计划对管制路堤沉降及侧向位移管制成果及技术经济性。
后果标明:在等同技术要求条件下土工格室显著优于土工格栅;多层处治存在性价比高层数;管制沉降和侧向位移土工资料所处号层位不同。计算实例拓宽路堤推荐计划:底部2层 格室+顶部1层格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