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技术具有技术易于掌握、施工方便、对新建路基沉降适应性强、符合当今节能环保理念等显著特点。
成绵乐客运专线CMLZQ一1标,DK13+849~DKI6+221段(填筑高度达161TI),设计两侧均采用三维排水柔性土工格室生态护坡,在路基填筑完成,及时展开柔性生态护坡施工,在雨季到来前完成施工。经检验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经受住了雨季的考验。受到了业主和建立单位的一致好评。通过具体施工和实践检验,使我们对三维排水柔性生态边坡工程技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只有不断通过总结经验,才能提高工效、降低成本、保证工程的长久性,还沿线人们一片绿色的生态环境,让新技术为社会服务。
高分子纳米土工格室施工规范
1坡表处理。采用人工修正坡面使其倾斜一致,平整且稳定,清除坡面淤积物,PE蜂巢格室防护,浮土,墟渣,对局部凹凸面较大的采用浆切片和石料镶补,
2格室展开定钻眼锚地位置,选定一副TGLG蜂巢土工格室开展到坡面进行定眼孔,然后钻眼。
3格室展开,锚固u形连接筋,对格室固定,格室沿坡面张开到合适位置,格室四周采用u型钢筋锚眼固定,中间用f型钢筋锚眼固定,按三角形布局,PE蜂巢格室,将锍锋牢牢固定在坡面上。
4喷播混合基材,覆盖无纺布,用喷射机将复合要求的混合基材和草籽喷射于坡面上,喷射口距离一米。
5接膜,养护,喷播后加强管理,适时适度喷射水。
土工格栅、土工格室加筋垫层对软土地基沉降控制效果的有限元分析
结合秦沈客运专线现场测试及室内模型试验的结果,利用有限元法,分析1层土工格栅、2层土工格栅和1层土工格室加筋垫层对软土地基变形的控制效果,比较现场试验与室内模型试验中加筋效果的差异。
加筋土技术首先由法国工程师Vidal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并运用该技术建成了一段加筋土挡墙,同时,他还预见到加筋材料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在以后40多年中,PE蜂巢格室护坡,加筋土技术作为土木工程领域的一项新技术得到迅速发展。运用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是一种浅层处理方法。实践证明,加筋垫层能够较好地均化地基应力,PE蜂巢格室保护,减少不均匀沉降,约束地基侧向变形,提高地基稳定性,是一种简单快速和经济的处理方法。但总的来说,目前对加筋机理的研究还落后于工程实践,许多实践证明是成功的工程却难以从理论上加以解释,设计上还不能正确描述工程实际的性状。这种理论研究滞后于工程实践的现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限制了加筋技术的推广应用。本文结合现场试验和室内模型试验,利用有限元法,分析1层土工格栅、2层土工格栅和1层土工格室加筋垫层对软土地基的加固效果,比较现场试验与室内模型试验中加筋效果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