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位下CFG桩与土工格室复合地基方案优化
方案选定后,对方案进行优化和细化,使方案更加经济合理,工程参数更为具体,也更便于施工质量控制。
(1)CFG桩:为节约投资,对隧道顶层分区处理,分为8个区域。仅3区~8区隧道顶层采用CFG进行了加固处理,根据不同区域回填土质、回填深度和回填时间等特征,蜂巢绿化格室,分区进行优化设计。即3~7区隧道顶层部位CFG桩间距为1.7m,隧道两侧CFG桩间距为1.5m,土工蜂巢绿化格室,8区CFG桩间距为1.7m。桩身深控制为12m。桩径为400mm,梅花形布置。桩身强度为C15。隧道拱两侧采取CFG桩震动沉管法,拱顶采用螺旋桩,以保证隧道结构不受破坏。
截止2011 年11 月底,高分子蜂巢绿化格室,松塔水电站大坝下游坝坡共完成土工格室护坡施工4 万m2,完成总量的90%。实践证明,大坝下游坝坡采用土工格室护坡,不仅能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在施工期对坝坡进行有效的防护,而且与原设计的预制混凝土块护坡相比,可节约投资约400 万元,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同时,该项技术的成功应用受到了建设、监理和设计等参建单位的高度评价和关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应。另外,在施工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施工经验,并总结出一套施工方便且操作性强的施工工艺,可应用到其他同类工程中。
土工格室碎石基层+刚性路面承载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为深入了解土工格室碎石基层上刚性路面的受力变形性能和破坏机理,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进一步的模型试验,分别研究了该结构在静荷载作用下的荷载位移曲线和动荷载下的破坏模式,并且模拟了基层下土体被掏空时的工作情况,获得了大量的试验数据,PE蜂巢绿化格室,试验结果表明该处治方法可大大提高路面整体的受力性能,加强路面板的协同工作能力,有效扩散上部荷载,从而可有效增大刚性路面板的破坏荷载,并且可以保证在严重板底脱空情况下的工作性能,将有效减少错台、唧泥等现象的发生。土工格室的加入使得碎石基层具有了半刚性基层的作用与功能,为长寿命水泥路面结构优化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